辽沈战役中刘浩策反国民党滇军始末(慕安)
1948年10月17日,正当辽沈战役胜利发展之际,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积极的政治争取之下,国民党军滇系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将军率部于长春起义。这一义举,对和平解放长春,加速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,做出了积极贡献。这是东北我军正确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瓦解敌
1948年10月17日,正当辽沈战役胜利发展之际,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积极的政治争取之下,国民党军滇系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将军率部于长春起义。这一义举,对和平解放长春,加速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,做出了积极贡献。这是东北我军正确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瓦解敌
2021年夏,云南腾冲的雨季来得缠绵。界头镇大塘村村民周永明背着竹篓钻进高黎贡山,他要找的“血当归”多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密林里。
1935年1月,长征已持续近半年,中央红军在湘江血战后元气大伤,兵力从八万锐减至不足三万。
庾恩旸的名字,不在中学生课本里,被时代的浪涛拍打过几回,就晾在那里。可要是让云南的老人说起这号人,提起来准带着一股复杂的情绪,悲怆、愤怒、无奈、好奇,这几样情感搅在一起,很难彻底分清。中国近现代史里乱局如麻,每一步都走得颠簸,英烈挥汗、血染黄沙,可别人的人生就
从8月25日起,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,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《经典诵读·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》。史海钩沉,从文献、书信、日记、电文中,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;深情演绎,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,致敬家国记忆;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1938年4月的徐州会战外围,山东枣庄禹王山附近的碎石山道上,滇军60军184师的士兵们正背着装备艰难行军。这些来自云南深山的子弟兵,大多穿着草鞋,主力扛着云南兵工厂仿制的汉阳造步枪,少数新兵还在用清末民初的老套筒,腰间别着家乡带来的烟袋锅,嘴里哼着滇剧小调。
1937年2月17日,南京鼓楼医院传来噩耗,陆军一级上将朱培德因注射抗贫血药剂而引发血液中毒,不幸逝世,年仅四十九岁。蒋介石听闻后,悲痛万分,凭棺痛哭失声,其挽联上写道:“来日大难,万端方待理,更谁共在肩重负。”朱培德作为蒋介石口中的“第一人才”,他的猝然离世
1937年2月17日,南京城中传出阵阵哀乐。一位上将的突然离世震动了民国政军两界。蒋介石亲自扶棺痛哭,周恩来专程前来吊唁,这位同时获得国共两党高层共同哀悼的人物,正是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、代理参谋总长的朱培德。朱的去世,恰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,亦
真实历史是,滇军重创日军最精锐的两个王牌师团,掩护第五战区数十万部队实施战略转移,为部署抗战初期关键大会战“武汉保卫战”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咱今天就讲一个不一样的四度赤水。我先给你说说四渡赤水前啊,红军的属境,北边是川军,沿长江天堑重兵把守,南边是中央军的薛岳部队,装备精良,围追堵截,东面是湘军驻扎乌江水系,西面是滇军,据金沙江而防,更有贵州的黔军将身在遵义的红军团团包围,这叫什么天罗地网,四面楚